
加強黨性教育,增強文化自信,推動教育家精神入腦入心,12月7日,遂寧四中黨總支組織開展“尋紅色根脈 鑄奮斗力量”主題黨日活動。學校黨總支黨員、入黨積極分子,民主黨派教師,團員教師和部分教職工子女共50余人參加。
綿綿細雨,縷縷真情。上午10時,老師們來到中國紅軍第一村—蓬溪縣牛角溝村。蓬溪縣是革命老區(qū),1929年曠繼勛率領部隊在蓬溪縣牛角溝村起義,樹立起“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”的旗幟,建立了西南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——蓬溪縣蘇維埃政府,譜寫了四川革命斗爭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“在90多年前,起義部隊總指揮曠繼勛率部從這里出發(fā),拉開了歷時40余天的蓬溪起義的序幕,為中國革命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……”在蓬溪縣烈士事跡陳列館,老師們和孩子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,認真聆聽革命烈士的光輝事跡和革命期間的感人故事,不時停下腳步仔細觀看,詳細詢問有關情況,深刻體悟到革命戰(zhàn)爭勝利的來之不易。
曠繼勛牛角溝起義紀念碑前廣場上,氣氛莊嚴肅穆,老師們緩步走到紀念碑前,瞻仰紀念碑,向革命先烈致以深切哀思。隨后,老師們整齊列隊、肅穆而立,向為中國革命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。
從紀念碑出發(fā),大家沿著曠繼勛等革命先輩的足跡,途經(jīng)“紅軍步道”“藏兵崖”“指揮部舊址”“紅軍食堂”等紅色景點線路,重溫那段崢嶸歲月。在“指揮部舊址”旁,在黨總支書記王強同志的帶領下,全體黨員面對黨旗,舉起右拳,莊嚴宣誓,重溫入黨初心。
下午,老師們乘車前往遂寧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,這里擁有衣、食、住、行、耕五大場館,是遂寧市首個綜合性勞動與實踐教育基地。
在遂窯坊,大家通過陶藝課程,走進國寶宋瓷,在學習宋代名窯的同時,深入了解遂寧家鄉(xiāng)本土文化。
在面點坊,老師們、孩子們相互配合,自己制作、自己品嘗紅棗酥,了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中面點制作技藝傳承與創(chuàng)新。
本次活動是一次深刻的紅色革命和實踐教育,黨員教師們堅定了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,增強了黨性,振奮了精神。大家紛紛表示,作為教育工作者,要認真學習先輩們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,不忘教育初心、牢記育人使命,把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作為首要任務,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四川貢獻力量。
遂寧四中(二中濱江校區(qū))
成才熱線(座機):0825-2319929
陳老師:15982533062
唐老師:13330642308
學校官網(wǎng):chengtian.cc